每个粑粑麻麻都想把宝宝喂养成一枚高大、修长、高颜值的宝宝。但是有时候一些父母错误的习惯和做法却会让事与愿违。在宝宝的喂养培养过程中,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的决定,后天的营养和习惯也会影响孩子身高的发育。今天,小编就为从专家和专业媒体上总结了这五种会影响小朋友长个子的错误行为,看你是否中过招!
吃饭喂太饱
“多吃饭,好长个儿”是很多家长的思维,事实上,这不仅造就了小胖子,还可能导致长不高。研究发现,人在饥饿状态下,会促进脑垂体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可刺激儿童骨骼生长。吃得过饱反而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宝宝长不高。
长期宅在家里
现在的孩子,休闲时间多数都是待在家中玩电子游戏或者看电视,晒太阳的时间大大减少。而阳光中的红外线可刺激骨髓造血;紫外线可以杀灭细菌病毒,促进生长发育,并能预防贫血和佝偻病。因此,想让孩子快长个儿,多带他去户外吧,除了可充分沐浴阳光,跑跑跳跳既增加了运动量,也对骨骼发育十分有益。时间最好选在早上9点和下午4时,每天2个小时即可。
长期坐着玩玩具
很多宝宝受玩具吸引,玩玩具时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对其身体发育和协调能力的发展十分不利。多做运动,尤其是走、跑、跳等运动,会拉扯关节,使身体的长骨受力,从而刺激骨骼两端软骨的发育,刺激身体分泌生长激素,有助长高。所以建议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宝宝养成运动习惯,也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
长期过早叫醒宝宝
3周岁后开始上幼儿园,多数宝宝都要和爸爸妈妈一样早早起床,这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发育。所以要让宝宝有足够睡眠,晚上提早让卧室安静,给宝宝快速入眠的环境。早起后,不要让宝宝和自己一起醒,计算好时间,尽量让宝宝多睡会儿。
过度乱补钙
靠补钙长个儿成了现在不少家长的普遍做法,但事实上,过量补钙可能导致幼儿骨骺提前闭合,影响骨骼发育。因此,给宝宝补钙不能过度。其实,只要宝宝不偏食,营养均衡,坚持喝牛奶、晒太阳,基本不需要补钙。等年龄大一些,除奶制品,还可食用豆制品、虾皮、鱼肉等食物来补充钙质。
小编告诉大家:要培养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给孩子补充均衡的营养对于小儿的长高,还应该配合足够的睡眠,适当运动,多种方法共同配合,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