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疗鱼鳞病的偏方
珍珠母、磁石、代赭石、生牡蛎各30克,板蓝根15克,黄芩、皂角刺、银花各12克,红花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20剂。
2、心绞痛的治疗偏方
七成熟的青柿子1000克,蜂蜜2000克;将柿子洗净去柿蒂,切碎捣烂,用消毒砂布绞汁,再将汁放人砂锅内,先用大火后改小火煎至浓稠时,加蜂蜜,再熬至粘稠,停火,冷却,装瓶。开水冲饮,每次1汤匙,日3次。
3、治疗耳鸣的偏方
太子参15克、三七花10克、黄芪、响铃草各30克,猪耳朵1对。上料加水共炖烂,去药渣,加食盐少许,分3次服,治气虚耳鸣。
4、民间偏方教你治鼻炎
鱼腥草、东风桔根各30克,野菊花24克,豆豉姜、丝草各15克。入地金牛根6克,每日2次水煎服。适于急性鼻窦炎者。
5、高血压泡泡脚、可以停服降压药
天麻10克、菊花10克、钩藤5克、黄芩5克、牛膝5克、槐花5克,加适量水煮15-20分钟,用药水泡脚,七天为一个疗程。
6、患红眼病用木贼苦瓜治3天便痊愈了
木贼草15克,苦瓜1个煎汤,此分量乃成人所取,儿童则要减半。先将苦瓜洗净剖开去瓤,切成小块,连同木贼草放入瓦锅内,再注入清水四碗,慢火煎至两碗,将其渣滓隔去服用。
此汤要温服,早晚要各饮1次,以3天为1疗程,通常1疗程便可痊愈。病重者,可多服1疗程。风火赤眼患者,要注意在生病期间多休息,且不时用热毛巾覆盖眼部,可有助于减轻痛痒。另外,患者在生病期间,更应注意单独使用毛巾,以免家人受传染。同时,在患病及病愈初期,不要去游泳,以免病情加重,或再度受传染。
7、小儿口疮闹不停、巴豆治好就安宁
用盛饭的勺子,放上水,小米在火上烧,边煮边用筷子搅,等到粘稠了,捏一点巴豆用粘稠的米裹住,贴在孩子的两眉之间(这里有个穴位)。点燃一只香(过去没有钟表,现在也是点香)烧1寸左右的时候,把巴豆取下就行,一次就好。
8、体内湿气重,巧用一本目除湿
湿气,就是中医中的湿邪,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湿气重的人往往早起头昏无力,大便粘稠,发臭,民间常用 一本目脚舒贴 来治疗湿气,淘宝找就行。使用方式很简单,晚上睡觉前贴脚心涌泉穴,早起揭掉,各一天贴一次,一盒就改善,三盒一疗程。
9、夏天艾叶冬天香蕉,一年不愁腿脚抽筋
①新鲜艾叶30克,水煮15分钟后加适量清水,在水温适宜时用以泡脚。
②取香蕉一根去皮、切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先将粳米煮成粥,再将香蕉肉、冰糖放入粥内,再煮15分钟即可。每天食用1~2次,一周内可食用2~3次,连续食用2~4周效果更佳。
10、新生儿黄疸半剂愈
柴胡3克、黄芩5克、旱半夏3克、茵陈5克、栀子3克、虎杖3克、太子参5克、炙甘草2克、生姜2片、大枣1枚。一煎得药液约80毫升,每次服约5毫升,每日3至4次,服完一天后次日就看到原来苍黄的小脸上泛起了红色。四天服完药肤色即转为正常。
11、少腹逐瘀汤加味 治卵巢巧克力囊肿
小茴香(6g)、干姜(6g)、延胡索(15g)、当归(20g)、川芎(10g)、官桂(3g)、赤芍(10g)、蒲黄(10g)、炒五灵脂(10g)、香附(12g)、乌药(10g)。上方每日1剂,水煎成400ml,分2次温服,月经期不停药。
12、治疗白发的偏方
女贞子500克,巨胜子250克。水煎,每次服20毫升,每日2-3次,温开水送下。本方是治疗阴虚血燥所致白发的良方。
13、弯腰喝水治打嗝
喝几口温开水,慢慢咽下,并做弯腰90度的动作10—15次。因胃部离膈肌较近,可从内部温暖膈肌,在弯腰时,内脏还会对膈肌起到按摩作用,缓解膈肌痉挛,达到止嗝目的。
14、燕窝粥治疗宫寒
燕窝既滋补,又很平和,可以温和地调养体质。《红楼梦》中的凤姐因为年幼时不知保养,流产后体虚气弱,就是以燕窝粥加清淡饮食慢慢调养身体的。我们可以再加些材料,将燕窝用清水浸发、洗净沥干后,与百合、雪梨(连皮)一起放入炖盅内,盖上盅盖慢火炖45分钟,食时加入蜂蜜即成。
15、蜂蜜香蕉治便秘
蜂蜜用温开水(千万不可用滚开水)冲稀后服,蜂蜜量使温开水够甜就可以了。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喝一杯,每杯大约200毫升;同时吃一根或两根香蕉。连用两天,大便就畅通。若便秘十分厉害,可以多用几天。
16、樟脑酒解决局部湿疹
用250克白酒加12粒樟脑球(卫生球),放入耐高温的容器内,用火加温,至樟脑球溶化,凉后倒入另一干净容器内备用,用卫生棉蘸着搽患处,一般三至五次即愈。